摘要:目前,我国生鲜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对于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具有支持作用。但如何有效利用电子商务的发展优势,并未得到具体研究的证实。本文基于电子商务近年来在生鲜农产品的运营情况,分析了当前农产品物流冷链的发展基础、条件、环节、需要等问题。阐释了现代电子商务对于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现实意义,并提出基于现代电子商务优势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优化策略。旨在通过生鲜电商的优势条件,加速发展我国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运输体系。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产品;冷链物流
1现代电子商务对于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现实意义
现代电子商务对于农产品的销售模式进行了从生产到消费的优化配置与对接,其中较为的运营商包括京东和淘宝天猫。根据《2016年度中国生鲜电商大数据分析》能够发现,在2016年全年中,农产品生鲜消费的网络消费比例与2015年相比较增加了27.96%个百分点,生鲜产品的月人均消费增长到367.89元,远远超出其他类型的消费商品。从生鲜农产品在电子商务中的快速发展能明确看出,电子商务平台对消费者购买的农产品具备较高的质量保障,而这一质量保障便来自于统一化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从现实维度分析,农村产品在冷链物流的配送环节上如果无法实现产销对接,在实际的运输成本上也会同比增加。而电子商务模式则是在网络平台的支持下,实现了由生产地到消费地的时间跨度对接。农产品在实际的运输过程中,并不需要过多的冷鲜保存时间,从产地到消费者手中,一般情况下3天即可。而在江浙沪地区快可以完成18小时的快速配送,在时间维度上现代电子商务已经为农产品的冷链物流创造了产销对接的先机,而缩短配送时间降低了间接成本。电子商务对于农产品的冷链物流发展具备减小成本比例的现实意义,也具备加速配送时间的重要作用。
2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的网络化程度问题
目前,我国能够实现大规模冷链物流体系构建的企业相对较少,而多数农产品流通中并未实现有效的低温保存效果。在建设冷链物流体系中较为的企业包括:中集集团、雪人股份、汉钟精机、中储股份、合肥百货、锦江投资等。多数小型或微型物流企业并未具备较高的冷链物流条件,其中不乏两点重要因素。其一,微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较低,对于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无法完全掌握市场动态,即便实施了冷链操作,也容易造成间接增加运输成本而无法形成有效的投入产出值。其二,微小企业自身的市场消化能力过低,当冷链物流运输的农产品无法在集贸市场中正常销售,或者由于价格波动而增加间接成本时,冷链物流体系的额外成本微小企业更加无法承受。
2.1生鲜电商冷链物流短板
目前,仅京东和淘宝两家大型电商对于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配送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运输体系,其他电子商务平台在农产品的冷链物流配送环节上明显呈现不足。其中为关键的问题在于冷链物流体系必须要求从产地到消费地具备“无断链”操作体系,对冷链运输提出了生产、存储、运输、转运、销售等诸多环境的具体要求。任何环节中出现低温保存系统配备不足都会降低农产品鲜活度质量。在一体化冷链运输的运营中,并非所有电商都具备建设冷链存储的主导优势或者地域优势,在实际运营中需要通过合作模式与当地冷库建立长期信息交互与利用的关系。这种临时搭建的合作模式,并未得到有效的运行机制保护,当销售环节出现比例布局不平衡的情况时,其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实际成本仍然很高。对于多元化、营养性、质量安全、鲜活度等农产品消费需求,多数电商暂时无法实现“无断链”的全程运输保障。具体体现为五种情况、预冷环节匮乏、行业集中度低、低温保存技术能力较弱、冷链运输效率较低、缺乏一体化冷链物流辅助效能。目前在基础设施的配比上,我国95.27%以上的乡(镇)并未实现生产地预冷条件。农民合作社的发展速度较快,也并未全面建设全程无断链的运输体系。而33.52%的合作社缺乏快递或者物流配送的先决条件,冷链物流则仅能完成合作社总销量的12.57%。即便大型电商拓展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销售渠道,从现实维度中能够达到实际配送标准的生产商极少,而这样的情况与我国鲜活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呈现出较大反差。
2.2生鲜电商供应链依然比较脆弱
现代电子商务仅为销售平台,可以视为建立在消费者与生产商之间的农产品中介环节。生鲜电商多数并未直接参与农产品生产,或者加工、包装、采集等环节。能够主导消费流向,或者通过促销方式引导主营商品的销售比例,也无法完全保证在销售环节中不会出现产销分离的实际情况。一旦在销售环节中出现了销售与生产不对等的信息时,农产品冷链物流会出现为根本的供应问题,而市场中的供求信息也会严重失衡,在实际操作中生鲜电商对于农产品并不具备实际的供应条件,在销售环节中这一劣势极有可能产生更为严重的运营亏损。目前生鲜农产品的生产商主要依靠并不集中的小规模农户,而生产经营的具体特征表现为盲目性、经验性。这些农户的市场观念较差,而短期利益的倾向性较高。生产规模、生产条件、实际产量等都未达到对应电商发展的实际需求。例如,在电子商务平台中运营商的生鲜产品中一旦销售过于集中,短期内就机会出现农产品短缺的现象。如果贸然增加实际售价则会影响品牌形象,如果不做价格调整也会导致产品供不应求,甚至产生更长时间的脱销情况。信息不对等本身就是制约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限制,如果不能转换这样的供应现状,也会严重限制冷链物流体系的阶段性发展。
3基于现代电子商务优势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优化策略
3.1推动冷链物流体系与农产品电子商务同步扩建
突出培养重点,注重区域经济中起步较快的企业,是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重点事宜。如果大型企业或者先进企业能够在各地区间实现冷链存储,而微小企业可以通过其他合作模式降低运营成本,那么也就能够实现整体发展趋势。而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冷链物流体系并非单独操控市场导向的主体,反而是冷鲜电商先了解实际的市场消费信息。同步发展冷链物流体系与农产品电子商务具有现实意义。在推动冷链物流体系与农产品电子商务同步扩建的过程中,需要积极采取三个方面的有效措施:一是重点扶持各个地区间的企业,支持农民合作社与当地企业的资源整合,并通过电子商务模式完善二者的合作关系,通过阶段性发展见证对于冷链物流体系构建的实际作用。二是对于协同发展的优势必须及时引导,尤其在农产品预冷、存储、加工、配送、运输、装载等多重流通环节上,必须体现出更大的政策支持力度,以重点扶持的政策倾斜,推动当地冷链物流与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同步发展。三是必须强调农产品网络监督与筛查机制的重要性,如果对于农产品的生产源头把控不到位,即便拥有了完善的冷链物流系统也无法保证其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鲜活度。建设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也是支持冷链物流体系与农产品电子商务同步扩建的重要基础。
3.2优化农产品电商供应链,拓展生鲜品牌化优势
现代化的电子商务平台对于农产品的销售运营能力是其对于冷链物流发展的具体表现,如何利用这一优势同样是需要着重考量的现实问题。如果在农产品供应上出现短暂性或者阶段性的产品断链,其实际效果甚至会加速生鲜电商倒闭。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保证产销对接的供应量满足实际需求,才能够推动生鲜电商的品牌化优势落实到对于冷链物流的发展中。根据近些年来生鲜农产品在网络消费的实际情况,完善生鲜产品的生产等级,以及细化产品规格,这也是对于生鲜电商的大支持。而生鲜电商也要以实际销售量为基础,准确评估市场消费能力,进而提高供应信息的准确度,注重品质、重量、规格等方面的具体消费需求,保障农产品供应的产销对接。通过扶持农民合作组织的生产能力,并以带动农户对于农产品的实际生产标准为品牌形象的基础保障。在全面分析市场前景的基础上,优化配合实际的生产能力,进而保证生鲜电商的品牌效应可以长期保持。这样的整体品牌形象或者品牌优势,才能够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快速发展与完善。
3.3加强电子商务与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近些年来的生鲜电商运营模式中能够发现,主导生鲜农产品价格的重点并不在于商品本身的质量或者产量。而对于农产品冷链运输的实际成本,往往是主导终端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为此,保障稳定的农产品网络销售价格,实质上必须降低生鲜电商在冷链运输环节上的投入成本。降低成本的重要方式在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即包括电商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涉及冷链物流运输的基础建设。需要从生产源头加强农产品的公共服务平台,以及推进信息化服务的质量与标准,进而保证低成本运营与高效率回报的市场比例成型。一方面,可以通过整合现有的农产品流通渠道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生鲜产品生产源头的电子商务构建,以生产地的地域优势为基础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整合优势资源、特色资源,打破传统的农业渠道或者融合传统农业渠道的有机力量,进而增加实际的生产运营效力,进而拓展电商冷链物流在农业产地的实际发展空间。并以终的产出效益作为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保障。通过生产要素组合的科学发展观念,协调优化生产运营基础,从而促进农产品电商物流集约型发展优势。
4结语
利用现代电子商务的优势条件,切实可以推动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体系的快速发展,为了更好地完善发展条件,应当从三方面着力加快构建速度。二是推动冷链物流体系与农产品电子商务同步扩建。二是优化农产品电商供应链,拓展生鲜品牌化优势。三是加强电子商务与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