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环境环节中需要控制的要素有环境质量和饮用水,需规避的风险因子主要有致病微生物、有毒有害物质及废弃物等。要求奶牛场建设选址布局距离其他养殖场应至少1,000米,距离动物隔离或无害化处理场所至少3,000米。场区和饮用水需定期进行消毒杀菌。
3.1.2奶牛引种。
奶牛的引种环节需要控制的要素主要有奶牛的健康状况和繁育,需规避的风险因子主要有奶牛疾病、致病微生物等。要求引进的奶牛应来自非疫区,生长发育良好,引入后隔离观察45天,确认健康合格后方可并群饲养。奶牛的繁育应采用先进技术,选用优良品种,以达到提高产量,保证牛奶质量的目的[11]。
3.1.3投入品管理。
投入品管理环节中需要控制的要素有投入品(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消毒防疫物品等)的来源、质量以及存储库房的环境条件,需规避的风险因子有违禁添加物质、生物毒素、交叉污染、重金属、虫鼠害、变质失效等。要求养殖场应从有资质的企业购买投入品,且有合格证明。投入品的存放应按照说明书分类贮存,贮存库房应保持清洁卫生、做到定期消毒。
3.1.4人员管理。
人员管理环节需要控制的要素有健康状况和工作要求,需规避的风险因子主要有人畜共患病、场内环境污染等。要求职工每年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保证人畜健康。工作时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做好消毒和防疫,避免感染致病微生物[12]。
3.2产中阶段。
3.2.1饲喂管理。
饲喂管理环节需要控制的要素有饲养模式以及饲养棚(圈、场)的环境质量。需规避的风险因子主要有致病微生物、疾病交叉传染等。要求养殖场根据奶牛的品种、年龄等进行分群管理、分段饲养,饲养棚、运动场等生长环境符合奶牛生长需求,满足动物福利的相关要求。饲养过程中随时观察牛群的精神、食欲、粪便,异常者及时隔离检查和治疗。
3.2.2投入品使用。
投入品使用环节需要控制的要素有饲料及添加剂、兽药、疫苗等的使用,需规避的风险因子主要有违禁物质的添加、违禁药物的使用等。要求养殖场所用的饲料及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兽药应在兽医指导下按照说明书或兽药处方用药,并严格执行休药期。疫苗的使用应符合免疫程序。
3.2.3疫病防控。
疫病防控环节需要控制的要素有消毒防疫、疫病免疫、疫病监测,需规避的风险因子主要有致病微生物、疾病疫病等。要求养殖场定期对场区、饲养棚、运动场、生产工具、库房等进行消毒,能够结合当地动物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定期进行疫病监测,发生疫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应根据疾病性质采取措施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3.2.4环境净化。
环境净化环节需要控制的要素有粪污及病死奶牛的无害化处理,需规避的风险因子主要有奶牛疾病、致病微生物等。要求病死奶牛的无害化处理应符合《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要求,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也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3产后阶段。
3.3.1挤奶。
挤奶环节需要控制的要素有挤奶的奶厅环境、挤奶设备、操作步骤等,需规避的风险因子有致病微生物、有害病菌、不当操作等。要求挤奶的环境应清洁卫生,挤奶场所和设备应定期消毒。挤奶时,应注意正确使用挤奶机。
3.3.2收购储运。
收购储运环节需要控制的要素是储运的环境及方式,需要规避的风险因子有不当的储运方式、有害微生物、违禁添加物质等。要求运输生乳的奶罐的材质要隔热保温,内壁防腐,奶车顶盖装置、通气、防尘装置设置合理,奶罐和奶车应保持清洁卫生,运输过程中不应开封和添加任何物质。为保障生鲜牛乳的质量安全,还需以GB1930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乳》为依据,对生鲜牛乳进行质量检测和把关,指标不符合GB19301的应进行销毁或无害化处理。
对不符合健康标准或未经检疫合格的奶牛生产的牛乳,不符合用药规定或休药期的奶牛生产的牛乳,存在违禁添加物质的牛乳也应进行无害化处理。为保障生鲜牛乳的质量安全实现可溯源,养殖场全过程质量安全管控措施应到位,养殖、产销全部记录应真实、完整。
4生鲜牛乳标准综合体的建立
4.1生鲜牛乳标准综合体。根据对生鲜牛乳质量安全相关要素进行分析,结合现有生鲜牛乳质量安全相关标准,笔者梳理并建立了《生鲜牛乳标准综合体》(见表1),该标准综合体共包含45项标准,其中39项为已发布的国行地标,针对投入品管理、人员管理、不合格生鲜乳处理、追溯管理存在的空白,提出6项待制定的标准,分别是《投入品采购管理规范》《牛场人员管理标准》《奶牛配种员工作标准》《奶牛饲养员工作标准》《挤奶人员工作标准》《不合格生乳处理规范》《生鲜乳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企业可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内部标准,进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