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琦认为,试图走捷径的,或者能力不足的人,都已经被市场淘汰。“肉制品预制菜溢价高,一些厂家想用次品肉加原产地营销卖高价,消费者根本不买账;还有些厂家,对成本把控能力不足,比如,在采购原材料环节,同样是买肉,懂不懂挑,成品率能达到多少,都是门学问。”张琦说道。
图源:图虫创意
而即便是在上游端,C端预制菜业务也是对生产商资金实力与经营实力的考验。
当前,C端预制菜领域一片混战,产品同质化情况严重,唯有舍得牺牲利润率引流的生产商,才能打开局面。
“今年2月以来,我们带货了1000多种预制菜,大多数产品的定价在30~100元。下来,基本是低价的产品卖得更好,即便有少数消费者是冲着口味回购产品,他们也会结合价格综合考虑。”9月2日,一位中型直播MCN机构的运营人员说道。
张琦所接触的中小厂家们,已经在进行业务调整,缩减产品品类是大趋势。
“刚开始大家都多品类经营,想着总有一个品类能成。现在,许多厂家都开始砍品类,只保留原材料可以合并生产线的产品。”
值得玩味的是,相当一部分厂家已经开始将销售方向瞄准食堂团餐这一B端业务。“这个方向毛利率不是很高,出货量大,可以先把生产线养住。”张琦分析道。
04
谁能笑到后?
根据德勤消费行业洞察《2022预制菜行业展望》,2020至2022年4月,因B端企业仍面临渠道压力,投融资事件略有下降,共5起。大多数面向C端的预制菜企业仍处于天使轮与A轮融资,规模效应尚未形成。
比起发展成熟的B端预制赛道,目前C端预制菜赛道尚处于起步阶段,经营与试错成本偏高。也唯有实力过硬者,才有机会在这条赛道走下去。
“做C端预制菜,还得看企业基因。B端预制菜业务或者餐饮业务起家的企业,比较可能做成。因为他们已经打通了上下游,有成熟的供应链管理、产品研发与渠道管理能力。”张琦分析道。
成立至今已有20年的速冻食品企业安井食品,目前在C端预制菜业务方面已有亮眼表现。
中报显示,上半年,安井食品实现营业收入约53亿元,同比增长35.4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5亿元,同比增长30.35%。
从对业绩增长的贡献来看,安井食品上半年预制菜业务表现突出,其菜肴制品在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3.90亿元,同比大增185.33%,成为增速的业务,菜肴制品业务的营收贡献,则在公司的所有产品品类中位列第二。
预制菜的B端业务已经成熟/图源:图虫创意
而具备强渠道与市场洞察能力的线上下渠道商,在C端预制菜方面也有先天优势。
8月30日,沃尔玛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沃尔玛预制菜品类已覆盖了家常菜、地方特色菜、火锅等近100多个品项,疫情以来,预制菜销售火爆。
其中,广东市场增长尤为明显。今年,沃尔玛还会继续加大预制菜业务投入。
同日,盒马鲜生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盒马自有品牌预制菜SKU数量增至25个。
5月,盒马自有品牌冷冻预制菜销售额同比增长559%,今年盒马自有队还创新推出了空气炸锅预制菜,并计划围绕明星厨电继续创新研发冷冻预制菜商品。
C端预制菜是个风口,但比起其它创业项目,这一赛道的门槛与淘汰率也更高。
当下消费者对预制菜的将信将疑,或许被视作试金石,让冲动入局者及时止损,让投机者知难而退,留下能力与态度真正匹配的玩家,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