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PC的分子链是由刚性的双酚A多苯环链段构成,PC材料本身粘度很大,流动性差,加工难,如
材料流动性不足时,注塑可以通过提高温度、加大注塑压力来解决材料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会带来其它的产品缺陷。如下列图片所示:图A是某手机厂商用常规温度310℃注塑后盖时,制件注塑不满情况;图B是通过提高温度和增加注塑压力打满制件后,制件出现变形的对比照片;图C是轻微变形制件做信赖性实验NG的照片。
在手机行业,PC材料加工流动性是至关重要的。单纯改善PC材料的流动性,可以采用如下手段来实现,如下表2所示:
表2:实现材料流动性提升的手段
从表2可以看出,单纯改善PC的流动性方法众多,考虑到成本、韧性、热稳定性、喷漆和耐化学品性等诸多限制条件时,改善PC手机材料流动性就成为改性行业大咖们头大的难题啦!
推出第三代超韧PC手机材料,牌号:PC-4030,在满足材料韧性、加工热稳定性、喷漆性能和耐化学品性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材料的流动性,成为行业里PC手机改性料的,如下表3所示:
表3:超韧PC与市面同级别PC性能数据
2PC材料的热稳定性的问题
PC材料本身存在分子链刚性大、不易加工的特性,而手机制件壁薄、结构精细,为了保证制件良好的尺寸和外观,在手机行业对PC的加工温度通常都采用300℃或310℃以上的高温条件。这就带来行业一个头痛问题:在300℃以上的高温注塑时,材料的热稳定性问题。手机制件注塑浇口往往都比较小(直径1mm左右),注塑时的超强剪切,也凸显了材料热稳定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