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冷链数字化程度得到了显著提升。中国的冷链物流行业进入了向着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随着信息化和互联网+的大浪潮,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系列新兴技术在各个细分产业和行业逐渐下沉,冷链物流管理也在数字化的技术下具备了温度实时监控、数据采集分析、优化路径的高效运营技术能力。
正视缺口
从信息化到数字化,再从数字化到数智化,是企业智能化发展的三部曲。我国的大多数冷链企业处在数字化或者向数字化转型的阶段。
信息化与数字化阶段实现的是对事实的记录,记录过往的每个节点和单据信息,再将数据从线下搬到线上。在该阶段,对冷链产品的温度维稳、冷库的利用率提升、冷藏车的配送效率、冷链运输安全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但冷链产业要从数字化走到智能化阶段既要求企业掌握互联网、物联网与云计算等技术,对冷链物流流通中的各环节进行实时监控,还要打通生产商、供应商、销售商以及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冷链物流各环节的降本增效。
一直以来,区域资源不平衡的问题困扰着整个冷链行业。在运输上,车辆从山东到上海,运价处于高位,但从上海到山东,由于运价处于低位,调车十分困难。车辆与货物的信息匹配,考验的不是某家企业,而是整个行业协调能力。也逐渐开始出现一些地域性的车货信息匹配平台,但并不能在全国范围内统筹利用。
资源不平衡的不只有冷链运输。从田间地头的冷库到产地的销库,体量已经逐渐充盈,保鲜技术的升级,让产品的货架期越来越长。但信息不打通,就无法合理做到各个环节数据公开透明,上到种植养殖,下到销地订单,固步自封。如果产地了解销地的需求,销地清楚产地的产量,供需关系就可以得到平衡,稳定物价,减少食材的损耗。
在技术上,国家政策一向持支持态度,在“十四五”期间,我国推动冷链设施数字化的改造,推动冷链物流全流程、全要素数字化的进程,构建全国性、多层级的数字冷链网络。完善冷链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发挥数字化方式强化信息采集、交互服务作用,为冷链干线运输、分拨配送、仓储服务、冷藏加工等业务一体化运作提供平台组织支撑。
更需要企业开放共享与协同。笔者认为,技术的问题不难解决,意识才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腰部以上的企业承担的是推动行业发展的使命,有引领行业走向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些企业到达了更高的高度,才能让腰部以下的企业看到正确的方向。只有他们意识到信息开放,共享的重要性,才能带领行业突破信息不对等、信息孤岛的壁垒,提升整个行业的效率。
开放共享
上海绝配柔性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樊清信表示,从过往的经验看,库存过多是核心问题。冷库的建设成本是普通仓库的三倍,工作人员的薪资也比普通仓库工作人员高出30%左右。以前大家都在谈去中心化,核心逻辑是相通的,从消费者往回解构,解构生产计划、解构种植计划,要求冷链链条要有柔性和敏捷性。
“柔性”是冷链供应链十分重要的关键词。对于冷链运输来说,柔性可能更多的意味着能够满足客户的体量和批次,从原来的一周一班、两班,变成现在的日配,这就体现了所谓的“柔性”。目前C端市场,无论是一单货物还是一批货物,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送达,反推B端市场,小批量多频次的需求相同,但行业没有那么开放,尤其是在基础建设还没有完全建好的情况下,想要每天从上海发到云南很好满足,但未必能够每天都能从西藏发到上海,只有基建完善,形成生态系统,才能满足柔性化的前提,否则做到了柔性,这部分的高成本也会转嫁到消费者和企业身上,如果消费者不买单,企业就很难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