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莲的价格之居高不下,也离不开“物以稀为贵”的价值规律。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周兆禧认为,榴莲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热带“优稀”水果,这是价格贵的主要原因。
榴莲的生长环境很苛刻,果实个头大且多刺,榴莲树高达20米,采摘难度很大;从泰国进口榴莲至少需要5天,而在树上就已经成熟的榴莲肉需要在采摘后马上用液氮进行速冻再装袋运往中国,包装储存和运输的成本都很高。中国消费者较为熟悉的猫山王榴莲,就是采用“瓜熟蒂落”的方式,纯树熟采摘,保鲜期只有三天,过期则坏,损耗极大,价格才更加昂贵。
由于榴莲构造特别,打开之前不知道果肉是否量多饱满,很多中国网友把开榴莲的过程戏称为“开盲盒”。社交媒体平台上,消费者对榴莲的热爱衍生出“开盲盒”的流量热潮,仅小红书上与“榴莲”有关的笔记就高达241万条,有媒体将其称为“带有彰显个人经济能力的社交活动”,助推榴莲热销。
国产榴莲能否把价格“打下来”?
这波“榴莲热”热潮中,也有不少国内消费者对国产榴莲寄予厚望。央视新闻报道,目前海南省三亚育才生态区榴莲基地种植的1400亩榴莲已挂上幼果,从7月底开始陆续成熟,预计产量可达3500斤/亩,每亩产值在10万元以上。
按照以往的经验,价格昂贵的水果一旦“国产化”,就意味着价格大幅度降低,比如阳光玫瑰葡萄引入国内仅十余年,价格就从初每斤300元跌至每斤10元,甚至出现几元一斤的“白菜价”。网友们此次调侃称“榴莲自由来了”“距离10元3斤不远了”,透露出对榴莲降价的期待。
在业内人士看来,即便海南榴莲上市,对进口榴莲的价格影响不大。“按这个数据往高了算,海南1400亩榴莲的产量也仅仅才2450吨。今年我国一季度进口量就达到了9万多吨,短期内拉低榴莲价格的可能性不大。”
受种植区域和规模限制,国内目前仅有海南地区种植榴莲。整个海南省种植榴莲的面积已经超过3万亩,但由于树龄等原因,国产榴莲目前还没有形成规模,短时间内很难将榴莲价格“打下来”。
目前规模化不足、技术条件还有所欠缺,但国内消费者“榴莲自由”仍然值得期待。海南榴莲预计会在三五年内发展到10万亩,等种到“三五十万亩”,形成规模化的时候,售价就有望降低;在口感和质量方面,与进口榴莲“路上熟”不同,国产榴莲将实现“树上熟榴莲”,其成熟度和新鲜度更好,比东南亚榴莲更有优势;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内农民种植榴莲的收益较高,一亩榴莲树能够有8万-10万元的产值,这也有利于推动国产榴莲量产。
应理性看待的是,价格会随着规模化量产降低,但价格还是由价值决定。除了供求关系,榴莲价格还受品质、品种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种植难度大、营养价值高等根本性因素,就决定了榴莲“不会太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