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业需要大平台哪些方面驱动?
1、互联网、流量碎片化对零售业的冲击
零售业本身就是一个煎熬的生意,它的成长过程非常痛苦,本质是抢占更多的流量,形成规模效应。互联网的加入,使得零售业的竞争变得更加了。
互联网做的多的就是延伸跨界、跨地域以及转化更新。对零售业而言,互联网增加了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方式。原本消费者购买一个东西,他得跑到门面店里。
现在,他能够通过手机APP下单,能够通过好友分享下单,也可以到店消费。零售业背后的供应链没有变化,不同零售平台间的竞争却更了。
随着互联网不断的深入发展,流量碎片化的情况也越来越明显。现在我们能发现流量很难集中在某个特定的零售平台上,它们是分散在很多平台上的。
比如大卖场,大卖场作为主要流量时,只要做好两个省的卖场,就可以取得不错的业绩。这时,需要做的就只是经营好卖场,让竞争者拿不到流量。通过在大卖场做广告,做促销,做终端拦截,就可以的取得大量流量。
我们看,618搞的很累,双11搞的疲惫的不行,因为有太多卖货的平台了,大家都要争流量。今后巨头也在被新的巨头流量更迭,比如现在大家都在蹭的拼多多。越靠近新零售,就越有新的平台崛起,而崛起的平台又将继续分散流量,于是流量就更加碎片化。
流量碎片化将会对所有的商业组织造成冲击。对零售业来说,它们吸引消费者,打动消费者,刺激流量的难度越来越大;对品牌商来说,它们需要重新设立组织结构,应对更加多元的渠道变革。因为不同的销售渠道所需的销售策略完全不同,在卖场中和在拼多多上售卖产品,方法完全不同。
品牌商的难题在于,如何组合各种渠道,设定销售策略。这可能还需要慢慢演化,需要它们不断计划,再根据流量调整,在不同阶段选出这个时间段里流量佳的渠道,抓住流量红利,这样一些商业组织才可能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