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菜共生,近些年来在水产圈炒的很热的模式,不少从事养殖或农业,甚至跨行业的老板都考虑过投身这个“新”模式中,但我想给各位的热情降降温。
这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和水耕栽培两种农业技术进行整合;
鱼塘中含有有害氨的残饵粪便被当作肥料,灌溉农作物;被农作物净化过的水体又回到养殖池。
水体不断循环,试图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
经过不少成功基地的宣传,大家慢慢接受了这种模式,也有不少人跃跃欲试,但其中的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
下面我将从建设、养殖与销售三个方面分析一下鱼菜共生现在存在的问题。
建设
搞过养殖、种植的老板都知道,不同性质的土地用处不同。
常规的土地性质是不适用于鱼菜共生系统的;并且土地政策一直在变化,现在合规的地未来是否改变也是一个未知数。
鱼菜共生一旦开始规模生产,就需要寻找符合条件的土地时,就必须找村集体、zhengfujiguan或农投公司签署合同,再将农地变更为设施农业用地、获得养殖证等。
这个过程的繁琐程度相当高。
养殖
因为发展时间短,这套系统在国内尚未形成成熟的养殖模式;
还缺乏科学成熟的成套技术,缺少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对口人才。
并且鱼菜共生模式涉及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两个不同的领域,鱼类和蔬菜共用一套水体,如果鱼或菜但凡有一个生病,又该如何处理病害?
第二,这套系统的建成对气温、水温、ph的要求很高,如果环境不达标,就需要额外花大价钱在维持环境稳定平衡上,这对基建、能耗又有了很高的要求;
第三,如果不在鱼类或蔬菜的主产区,那么像主产区那样低价甚至免费的农资和技术服务也是无法享受的。
销售
仅目前的情况来看,仅仅靠鱼菜共生产出的水产品和农作物的销售来维持的基地还是少数;
国内大部分的鱼菜共生系统都落地在示范区、采摘园等地,更多起到了榜样展示、滋养其他商业活动的作用。
至于原因,就不得不提到鱼菜共生的成本与定价;
这样一套模式运作起来,成本就注定要高于高收入的集约化模式或低成本的土塘养殖;
在销路上,从鱼菜共生出来的产品绿色健康,但短时间内是无法得到普通消费者的认可;而要面向高端市场,如何打通销路也是一个问题。
说到底,鱼菜共生模式是有一定的前景的,也是符合我国对农业的发力政策的;
想要建成一个能正常运行的系统,不仅要仔细考虑生产的品种,当地的气候、市场,更要考虑自己本身的投资量、自己拥有的渠道、实力、资源等等,如此才能避免自己不会长成一颗绿油油的“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