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逐渐与物流场景融合,驱动仓储、运输、管理等环节的智能化升级,满足企业降本增效的核心诉求。
近,人工智能物流产业联盟首席顾问、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副会长兼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商贸物流标准化行动联盟主席王继祥,与人工智能物流产业联盟秘书长、旷视副总裁王银学,两位物流领域的老兵就AI+物流,结合自身的行业经验,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
图:王继祥(左)对话王银学(右)谈AI+物流
以下是双方对话的核心要点:
王银学: 人工智能技术怎样更快地切入物流全场景?
王继祥:,AI快速切入物流需要“相互学习”。物流专家要做人工智能知识培训,人工智能专家也要做物流知识培训,双方相互了解、相互融合之后,就能找到更多在物流场景中的AI应用。第二,物流场景要先为AI的融入提供“数字能源”。人工智能重要的是算法,要算法就是要“数字”。向智慧化发展,物流要给算法提供“数字”作为能源,做到数字化。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物流作业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分类,便于人工智能将来的运算和对整个体系的控制。第三,双方一定要加强相互交流合作,尤其要在实践中去碰撞、去磨合。王继祥:传统物流与人工智能结合会带来哪些像降维打击一样的变化?王银学:AI有可能会颠覆“数字能源”采集的方式。原来采集数据的代价特别高,需要靠人工逐一测量和录入信息。但如今通过计算机视觉,用摄像头就能全方位、全息地采集数据,并自动识别物品名称、长宽高、颜色以及是否存在变形等问题,实现降本增效。
王继祥: 传统物流结合人工智能产生的不是物理反应,而是化学反应。例如,在机器人调度上,过去都是在现场才来考虑机器人的路径、避障;但跟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后,它不在现场,而是在“大脑”里做路径规划,在现场遇到临时出现的障碍也能及时回避,能调度的机器人数量和设备种类更多。
王继祥:人工智能和物流的结合,是追求理想还是回归现实?王继祥:有不少纯技术性的展示,很炫很酷,但没有应用。这样理想的东西可以推动研究进展,但要在实践中应用必须服从社会现实的要求。物流系统一定要平衡和协调,平衡成本问题、客户需求与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