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黄老师,他是从事营销策划的,有一天,他带着9岁的儿子去学校参加家长会,这家学校在当地是很有名气的小学,教育资源及师资力量都很不错。
这所小学却深受“商品经济”的影响,时常变换借口与理由,向家长们均摊筹资要钱买材料、设备等。
在这次的家长会上,毫无例外,在班主任讲完一些“客套话”后,就又开始“诉苦”了,大谈特谈什么“学校缺电脑”、“缺复印机”之类的“苦恼”。
归结为一句话就是:“请每位家长赞助500元钱”。
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了,这样的要求,让家长们感觉“这是无理的要求”,大家意见都很大,大部分人都存在着抗拒的心理,不太愿意交钱。
自己的孩子又是在这家学校读书,如果太明显地跟学校对着干,好像对自己小孩的学习也不太好。
这家黄老师呢,就应该想个办法,把这个问题解决一下,既让自己以及家长们不再受“筹资”之扰,也能让学校找真正愿意掏钱的人。
这次家长会,集资难产之后,黄老师就找到学校的领导表明身份,并坦率地提出了一个“三方共赢”的解决方案。.:.
这套方案提出之后,让学校的领导都拍案叫绝,很快就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以后再也不用向家长“集资”了。
黄老师让学校的领导,直接派人去跟附近的大型超市联系。
在学校附近,有很多的大型连锁超市,有好又多、家乐福等,跟他们一一商谈合作事宜。
zui后,学校与“好又多”达成了合作协议,并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
合作方式很简单,“好又多”超市希望学校能帮他带来更多的消费客户,而学校希望获得超市提供的资金或实物的资助。
他们签订下协议:“由学校组织家长们,在8、9、10三个月内,在好又多超市购物,凭电脑小票来统计,只要总额累计达到30万元,那么,好又多超市即赠送该学校价值5万元的学习、办公用品”。
学校跟家长们沟通好,请求家长们做2件事:
1、尽量到“好又多”超市去购物;
2、每次购物之后,把“购物小票”积累下来,由自己的孩子带到学校来。
家长们一听也就很愉快地接受了。
原因很简单:生活必需品是要经常购买的,去哪家超市区别都不大,既然学校提出来,以后不必再“集资”了,那么,就去“好又多”购物好了,反正这些小票如果不积累下来,也会随手扔掉。
现在把购物小票积累下来,既帮了自己,也帮了学校,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家长们全都行动起来,在3个月时间内,加大了去“好又多”购物的次数,每次也都尽量多购买一些商品。
于是,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学校就积累够了30万的总额,交到“好又多”超市那里,顺利地领回了自己想要的办公用品。
这就是一个真正“三赢”的营销案例,家长赢了,以后不用再被学校“集资”了;学校赢了,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办公用品;好又多超市赢了,增加了客流及消费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