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有两个特点:它是可编程的,我们必须要有一个信息的过程,去改变自然现象;第二它是可执行的,我们必须要有能源,通过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来改变自然现象。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跟技术的本质有关。
前面讲到技术永远朝着人类需求多的地方去不断演化,发展技术一定要跟人的需求直接有关,常见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脱离人类需求只看技术,但技术永远是跟着人类需求走,需求越多越深的地方,技术发展越活跃,它跟经济体系是完全符合数字化技术的创新前沿,很多创业公司可以在这里做。
讲一下云和移动时代的核心点:它的前台和后台,看一下两者组合在一起,给了我们什么样的能力,使得我们可以去数字化以前不能被数字化的东西。
移动和云的时代,前台的核心是手指触摸加上相机、定位,我前面说2007年个苹果手机出来,我是属于早一波买的,当时只能AT&T可以用,电话基本打不通,只有6款固定的应用,但大家仍然激动,因为它开启一个新的时代——手指和屏幕的触摸,手指可以真正开始工作,这就是一种定义性的体验。
苹果开启了一个时代,我们可以把计算装在口袋里,它可以24小时跟着我们。苹果本质上是一家手指与屏幕交互的公司,就凭这一点可以做到世界大。因为任何一个数字化的时代,它的起步是人和数字化世界之间的交互,比如微软本质上是一个鼠标键盘公司,企业信息管理、信息流通、企业的流程都可以做,微软也是一家了不起的公司。
从发展方向上看,增加交互能力是趋向,比如现在苹果把激光雷达都放在口袋了,交互感知能力在手机上一定会延伸,因为激光雷达可以做相机不能做的事情。
再看一下移动和云时代的后台,后台是数据中心。这主要是谷歌驱动的,在历史上也非常了不起,它的定义性能力是把一个大的仓库建立成为一个计算机。我们都在朝着云原生方向走,云是一个更优越的计算体系。我前面讲到,每个国家数字化的基础就是云原生的服务,移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人工智能很火,但移动依然是有大量创新空间的一个生态。
(2)人工智能时代
我们看到的人工智能时代,它本质是从2006年Hinton开启深度学习突破开始的。深度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新的计算体系,它可以把物理界和自然界的信息眏射到一个重叠的向量空间里,通过深度学习很快地抽取它的重要特征,用这些特征解决我们想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快速表达、快速获取知识、快速解决人的需求,这是非常重要的突破。
人工智能时代,它的前台是所有模态的传感器和传动器都可以被开启,的创新目前聚焦在传感器的很多方面,比如摄像头、热成像、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基于此,很多交互的形式都被打开,对话交互、视觉交互、触觉反馈交互,所有人能够做的交互,人工智能时代将完全打开。
回顾一下历史,苹果做的就是把手指交互做好。可以想象,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能够做的事情。现在很多设备,比如说智能音箱、IOT设备、自动驾驶车辆、机器人、嵌入式工业设备都在早期,未来都可以形成很大的产业,需要有耐心的创业者去打磨。
人工智能的后台,开启了智能云、智能边缘计算、5G的智能网络、芯片等,所有这些都要重做一遍。中国自建芯片生态,其实从历史上时间窗口来看正好,X86和ARM这些体系架构本身就需要改变,所谓的异构计算才是未来真正的主流计算,芯片整个会重做。如果要做芯片,机会有很多,当然中国的芯片机会更多。
除此以外,还有系统底层软件、开发工具、新一代的数据管理体系等,这些非常重要的创新也会发展起来。创业公司在这里的机会也非常多。
未来的人工智能生态需要平台,我们需要定义性的体验和定义性的能力,这点还早,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相应的平台,但这只是时间问题。有哪些可能出现的定义性的体验?我们认为,一辆真正可以在路上开的车、一个完全智能化的学校、一个自动化的医院、一个完整的家庭智能机器人、生命科学里面一个完整的可以让药物开发在体外做的流程等,这些都是定义性的体验或能力,因为它们都可以延伸,通过商业模式,都能形成产业生态。人工智能时代未来可以产生的生态很多,并且都是很大的产业生态。
后台能力方面,目前还在早期发展,前面提到了深度学习、智能云,未来会诞生有延伸能力的平台,比如视频原生平台,或者是大模型加大算力的平台等。
数字化的范围,AI数字化的范围是把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连在一起。大部分的环境可以从数字孪生进入到数字原生,一辆汽车、一个房间本身都可以数字化。当然数字孪生也很重要,可以做模拟分析等等,数字原生更是未来的、长期的重要机会。
(3)人工智能之后更前沿的数字化
讲一下人工智能之后我们能看到的更前沿的数字化。交互的方法包括AR、VR,为重要的是脑机接口,终人和计算体系的交互可能就是脑机,对方可以直接知道我在想什么。脑机接口技术离商业化还有一段时间,创业公司也不少,能够商业化落地的项目也越来越多。
开启未来非常大的商业化的赛道。
第三个圆圈是市场,市场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可以参考一些结构化的因素,比如产业链、上下游、资本市场、供给需求、流通端等。我们还要看市场所处环境,包括政策环境、国际环境、国内环境等,基于这样大环境的判断,我们可以系统地观察到机会点在什么地方。
我们对技术、需求、市场做更深入的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