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C塑胶,全称为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是一种热塑性塑料,具有优良的透明度和抗冲击性。它的主要特点包括:
高透明度:聚碳酸酯具有的光透过率,常用于光学产品。
抗冲击性强:这种材料非常耐用,适合用于防护设备和安全玻璃。
耐候性:聚碳酸酯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表现良好,适合户外使用。
广泛应用:常见于相机镜头、头灯、隔板、水箱及防弹材料等领域。
PC/ABS可提高弯曲模量、耐热性、电镀性能等。
PC/PET、PBT工可改善耐药品性,耐溶剂料性等。
PC/PMMA加入有机玻璃可提高外观珠光色彩。
PC/PA、 HIPS可提高冲击韧性、表面光洁度。
PC/HDPE可改善耐沸水性、耐老化性、耐气候性,而LDPE效果较差。
PC用玻纤或碳纤维进行增强改性,提高机械强度。
并用溴类阻燃剂和三氧化二锑,可制成阻燃级PC。
其他和聚砜、芳香族聚碳酸酯、聚甲醛、聚丙烯、聚苯乙烯都可以进行共性,达到经济性和性能之间的平衡。
工业上应用的聚碳酸酯主要由双酚A和光气来合成,其主链含有苯环和四取代的季碳原子,刚性和耐热性增加,Tm=265-270 ℃,Tg=149 ℃,可在15-130 ℃内保持良好地力学性能,抗冲性能和透明性特好,尺寸稳定,耐蠕变,性能优于涤纶聚酯,是重要的工程塑料。但聚碳酸酯易应力开裂,受热时易水解,加工前应充分干燥。
聚碳酸酯的制法有酯交换法和光气直接法 [11]。
(1)酯交换法
原理与生产涤纶聚酯的酯交换法相似。双酚A与碳酸二苯酯熔融缩聚,进行酯交换,在高温减压条件下不断排除苯酚,提高反应程度和分子量。
酯交换法需用催化剂,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温度180-200 ℃,压力270-400 Pa,反应1-3 h,转化率为80%-90%;第二阶段,290-300 ℃,130 Pa以下,加深反应程度。起始碳酸二苯酯应过量,经酯交换反应,排出苯酚,由苯酚排出量来调节两基团数比,控制分子量。
苯酚沸点高,从高粘熔体中脱除并不容易。与涤纶聚酯相比,聚碳酸酯的熔体粘度要高得多,例如分子量3万,300 ℃时的粘度达600 Pa·s,对反应设备的搅拌混合和传热有着更高的要求。酯交换法聚碳酸酯的分子量受到了限制,多不超出3万。
(2)光气直接法
光气属于酰氯,活性高,可以与羟基化合物直接酯化。光气法合成聚碳酸酯多采用界面缩聚技术。双酚A和氢氧化钠配成双酚钠水溶液作为水相,光气的有机溶液(如二氯甲烷)为另一相,以胺类(如四丁基溴化铵)作催化剂,在50 ℃下反应。反应主要在水相一侧,反应器内的搅拌要保证有机相中的光气及时地扩散至界面,以供反应。光气直接法比酯交换法经济,所得分子量也较高。
界面缩聚是不可逆反应,并不严格要求两基团数相等,一般光气稍过量,以弥补水解损失。可加少量单官能团苯酚进行端基封锁,控制分子量。聚碳酸酯用双酚A的纯度要求高,有特定的规格,不宜含有单酚和三酚,否则,得不到高分子量的聚碳酸酯,或产生交联。
PC可注塑、挤出、模压、吹塑、热成型、印刷、粘接、涂覆和机加工,Zui重要的加工方法是注塑。成型之前必须预干燥,水分含量应低于0.02%,微量水分在高温下加工会使制品产生白浊色泽,银丝和气泡,PC在室温下具有相当大的强迫高弹形变能力。冲击韧性高,可进行冷压,冷拉,冷辊压等冷成型加工。挤出用PC分子量应大于3万,要采用渐变压缩型螺杆,长径比1:18~24,压缩比1:2.5,可采用挤出吹塑,注-吹、注-拉-吹法成型高质量,高透明瓶子。PC合金种类繁多,为了改进PC熔体粘度大(加工性)和制品易应力开裂等缺陷,PC与不同聚合物形成合金或共混物,提高材料性能。
具体有PC/ABS合金,PC/ASA合金、PC/PBT合金、PC/PET合金、PC/PET/弹性体共混物、PC/MBS共混物、PC/PTFE合金、PC/PA合金等,利有两种材料性能优点,并降低成本,如PC/ABS合金中,PC主要贡献高耐热性,较好的韧性和冲击强度,高强度、阻燃性, ABS则能改进可成型性,表观质量,降低密度。
密度 | 1.18~1.20 | 模具温度 | 50~80 | - | |
收缩率 | 0.5~0.8 | 注射压力 | 80~130 | ||
预热 | 温度/°C | 110~120 | 工 艺 参 数 | 注射时间 | 20~90 |
时间/h | 8~10 | 高压时间 | 0~5 | - | - |
料筒温度/°C | 后段 | 210~240 | 冷却时间 | 20~90 | |
中段 | 230~280 | 总周期 | 40~190 | - | |
前段 | 240~285 | 螺杆转数 | 28 | ||
喷嘴温度 | 240~250 | 使用注射机类型 | 螺杆式 | ||
1、原料的干燥
(1)原料烘干:普通烘干箱温度110-130 ℃,时间2-4小时,机顶料斗烘干箱温度100-120 ℃,要求水分含量低于0.03%。
(2)判断水含量是否合格:看空注射的料条情况,物料通过塑化后由喷嘴流出来的料条应是均匀无色、无银丝和无气泡的细条;否则则是烘干不彻底。
2、注射工艺
(1)注塑机调整成型参数(视原料分子量高低调整):
料筒温度: | 前部250-310,中部240-280,后部230-250。 |
|---|---|
喷嘴温度: | 比后部低10。 |
模具温度: | 70-120。 |
注射压力: | 70-140MPa。 |
螺杆转速: | 30-120r/min。 |
成型周期: | 注射1-25s,冷却5-40s。 |
3、注意事项
(1)注射温度视原料的分子量、制品的形状和尺寸、注塑机的类型而相应调整。
(2)注射速度Zui 好采取多级注射,采用慢-快-慢的方法。
(3)注射压力视制品的形状和尺寸而定,柱塞式注塑机一般为100-160 MPa,螺杆式注塑机为70-140 MPa。
(4)成型周期视制品壁厚和注射量而定,一般情况下充模时间较短,保压时间较长,冷却时间以脱模时不引起制品变形为原则。
(5)模具温度视制品的形状、厚薄而定,适当提高模具温度有利于脱模,提高产品质量。
(6)制品后处理:对于形状复杂、带有金属嵌件、使用温度极低或很高的制品有必要进行后处理——消除或减少内应力。
方法:制品置于烘干箱后开始升温,由室温升至100-105时保温10-20 min,继续升温至120-125时保温30-40 min,缓慢冷却至60以下取出。
根据不同需要,可以选择以下粘合剂:
1.G-933:单组分常温固化软弹性防震粘合剂,耐高低温,不同粘度粘接速度几秒至几个小时固化完毕,固化后胶层透明无痕迹;
2. KD-833瞬间粘接剂,可以数秒钟或数十秒钟快速粘合PC塑料,但胶层硬脆,不耐60度以上热水浸泡;
3. QN-505,双组分胶,胶层柔软,适合PC塑料大面积粘接或复合。但耐高温性能较差;
4.QN-906:双组分胶,耐高温;
5.G-988:单组份室温粘接胶,固化后是弹性体具有的防水,防震粘合剂,耐高低温, 1-2 mm厚度的话,15分钟左右初固,5-6小时基本固化,有一定的强度。完全固化的话需要至少24小时。单组份,不需要混合,挤出后涂抹静置即可,无需加温[2]
1、毒理学性质 [1]
(1)纯净的聚碳酸酯聚合物本身 无毒、无味、无臭,在常温下不会释放有害物质。
(2)部分早期生产的PC产品在合成过程中使用双酚A(Bisphenol A, BPA)作为原料,若聚合不完全或在高温条件下(大于120℃)反复接触食品和饮料,可能释放少量 BPA,引发人们对其潜在 内分泌干扰效应 的关注。
2、食品接触安全 [1]
(1)许多国家和地区,如欧盟、美国FDA、中国国家标准对PC用于食品接触制品有严格的法规限制和迁移量标准。
(2)在合规生产条件下,PC材料的 BPA 残留与迁移量均远低于限值,可安全应用于水杯、餐具、奶瓶等制品。
(3)出于婴幼儿安全考虑,部分国家已限制PC奶瓶的使用,并开发了BPA-free 聚碳酸酯替代品。
3、操作处置与运输储存 [1]
(1)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2)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运输
(3)聚碳酸酯(PC)产品一般采用普通编织袋包装,存放于干燥处,按普通物品贮运。
(4)储运条件:密闭,阴凉,通风干燥处,并平整存放。
4、消防措施 [4]
(1)灭火介质: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2)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一氧化碳、苯酚、双酚 A 等有机分解产物。
(3)救火人员的预防: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
查看更多
| 主营产品 | 塑料制品销售,合成材料销售,化工产品销售( 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 | ||
| 公司简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