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集箱检测报告 磁粉检测第三方检测 耳轴检测报告
无损检测标准:
GB/T 5616-2014无损检测 应用导则
GB/T 7704-2017无损检测 X射线应力测定
GB/T 11343-2008无损检测接触式超声斜射检测
GB/T 11344-2008无损检测 接触式超声脉冲回波法测厚
GB/T 11345-2013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
GB/T 12604.1-2005无损检测术语超声检测
GB/T 12604.2-2005无损检测 术语 射线照相检测
GB/T 12604.3-2013无损检测 术语 渗透检测
GB/T 12604.4-2005无损检测术语声发射检测
GB/T 12604.5-2008无损检测 术语 磁粉检测
GB/T 12604.6-2008无损检测 术语 涡流检测
GB/T 12604.7-2014无损检测 术语 泄漏检测
GB/T 12604.9-2008无损检测 术语 红外检测
GB/T 12604.11-2015无损检测 术语 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GB/T 12605-2008无损检测 金属管道熔化焊接接头射线照相检测
GB/T 15830-2008无损检测 钢制管道环向焊缝对接接头超声检测
GB/T 16544-2008无损检测 伽玛射线全景曝光照相检测
GB/T 18256-2015钢管无损检测 用于确认无缝和焊接钢管(埋弧焊除外)水压密实性的自动超声检测
GB/T 20737-2006无损检测 通用术语和定义
GB/T 20967-2007无损检测 目视检测 总则
GB/T 22039-2008航空轮胎激光数字无损检测
GB/T 23904-2009无损检测 超声表面波检测
GB/T 24606-2009滚动轴承 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浦东集箱磁粉检测

按检测阶段划分的重点项目
集箱在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受力状态和缺陷风险不同,检测项目的覆盖范围与比例会针对性调整。
1. 制造阶段检测项目(出厂把关)
核心项目:实现 “全范围覆盖”,确保出厂无先天缺陷。
母材检测:原材料(如无缝钢管)需 UT 检测,排查内部分层、夹杂。
焊缝检测:纵缝、环缝 RT+UT 检测(双方法验证,避免单一方法漏判);所有角焊缝 MT/PT 检测。
试板检测:同步焊接试板,按与集箱相同标准检测,验证焊接工艺可靠性。
2. 安装阶段检测项目(现场组装验证)
核心项目:聚焦 “现场焊接接头”,排查组装过程中的新增缺陷。
现场环缝: UT 检测 + 不少于 20% RT 抽检(重点验证对口精度和焊接质量)。
接管角焊缝: MT/PT 检测(现场焊接空间受限,易出现表面缺陷)。
母材损伤排查:安装过程中可能碰撞的区域,需补充 PT 检测,排查表面划痕或变形。
3. 运维阶段检测项目(定期风险排查)
核心项目:按 “风险优先” 原则 “抽检”,重点关注长期运行后的老化缺陷。
高风险焊缝:高温高压集箱(如过热器集箱)的环缝、接管角焊缝,UT+MT 联合检测,抽检比例不低于 20%。
缺陷修复部位:历史修复过的焊缝及周边 200mm 范围, RT/UT 复检。
腐蚀敏感区域:介质流速高、腐蚀性强的接管焊缝,补充 PT 检测,排查应力腐蚀裂纹。
集箱磁粉检测报告

储罐主要是由封头、筒体焊缝连接而组成,明确储罐的强度问题就是要明确容器在内部压力作用下,会产生怎样的应力的分布规律,明确整个储罐中容易发生强度破坏的关键危险部位及其应力状态。渗透检测技术具有着能够测得储罐表面缺陷的优势,该检测技术原理在于对毛细现象的应用,通过渗透法对液体进行渗透之后通过专门的显像剂检测出缺陷所在。
鉴于该检测方式简单、快捷且可操作性强,具有较高的普遍性,通过该检测技术原理能够得知,该检测方式只局限于储罐缺陷的检测,无法应用于内部的检测当中。而表面面积较小的容器对检测的要求又较高,渗透检测技术更适用于表面面积较大的容器检测中。储罐易腐蚀部位焊缝、角焊缝外表面的检查是在储罐定期检验的重点,必须进行渗透检测,这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检验手段。
储罐焊缝渗透检测的原理
液体渗透检测的原理:液体渗透检测是以液体的流动、无间隙依附、形状可随时变化的特性为基础,可从以下方面加以叙述。
1.预处理:渗透检测试验的重要环节是使渗透液逐渐渗入到缺陷内部,但如果焊缝表面沾污吸附了异物、积垢厚腻,导致渗透液无法向缺陷内部渗透,就发现不了缺陷痕迹。在渗透前必须做好预处理,清洁去除焊缝表面的异物,使渗透液可以渗入缺陷内部。
2.渗透:喷涂或毛刷将渗透液均匀完全无间隙的涂抹于储罐表面,若是储罐的工件表面存在缺陷,渗透液就会通过储罐的缺陷边壁侵润逐渐渗入缺陷内部。渗透处理必要的是渗透的时间要求,至少大于10分钟,对焊缝表面渗透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保持不干燥状态,这样才能达到有效渗透。
3.清洗:当渗透液充分渗入储罐的缺陷内以后,应用溶剂将储罐的工件表面多余的渗透液清洗去除干净,并不是去除缺陷内部的渗透液,而是完全去除储罐焊缝表面多余的渗透液。
4.显像:将显像剂配制成显像液并均匀地完全涂覆在储罐的工件表面,进而形成显像膜。残留在压力容器缺陷内的渗透液由于毛细现象的作用被显像膜吸附,在储罐的工件表面显示放大的缺陷痕迹。
5.观察:在经过需要显像时间后,在自然光下(着色渗透法)或在紫外线灯照射下,检验人员立即用目视法进行观察,若无缺陷,则进行评价。若有缺陷,明显不属于伪缺陷后,则予以清洗缺陷中的渗透液后在评价,告知企业及时暂停使用,保证安全生产。需要注意的是,对在用压力容器焊缝表面的预清洗特别重要,若没有把油垢去掉,打磨,油垢易将缺陷堵塞影响渗透探伤的检测结果,导致缺陷未及时发现。
储罐的泄露大部分是有储罐的工件中存在的贯穿储罐壁厚的针孔和裂纹所引起的,对于这些缺陷的检测成为漏检。在储罐检漏要求较高的场合多采用气体进行检漏,但在要求不是太高的场合下也可以采用液体进行检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