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行车检测公司 超声波探伤第三方检测 燃气管道检测公司
铁磁性材料应采用磁粉探伤进行表面缺陷检测。确因结构原因或材料原因不能使用磁粉探伤时,方可采用渗透探伤。磁粉探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焊缝磁粉检验方法和缺陷磁痕的分级》(JB/T 6061)的规定,渗透探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焊缝渗透检验方法和缺陷迹痕的分级》(JB/T 6062)的规定。磁粉探伤和渗透探伤的合格标准应符合外观检验的有关规定。
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11345或《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结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的规定。
焊接球节点网架焊缝、螺栓球节点网架焊缝及圆管T、K、Y形点相贯线焊缝,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分别符合国家现行标准JG/T203-2007《钢结构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的规定。
福建行车超声波探伤

磁粉探伤对工件的 “形态兼容性强”,无论是大型结构件还是小型精密零件,只要能施加磁场(通过不同磁化方式适配),均可检测。
典型适用工件类型
焊接结构件:
对接焊缝:如管道焊缝(石油天然气管道、输水管道)、钢结构梁柱焊缝(厂房、桥梁)、压力容器焊缝(储罐、反应釜);
角焊缝 / T 型接头:如工程机械的车架焊缝(挖掘机、起重机)、设备支座焊缝;
堆焊层:如阀门密封面堆焊层(检测堆焊裂纹)。
锻件 / 铸件:
轴类零件:如电机轴、汽轮机转子、齿轮轴(检测锻造裂纹、疲劳裂纹);
轮盘类零件:如车轮轮毂、法兰盘(检测铸造冷裂纹、表面夹杂);
壳体类零件:如泵体、阀门壳体(铸铁材质,检测铸造缺陷)。
其他零件:
弹簧、螺栓(高强度螺栓的螺纹根部裂纹);
刀具、模具(刃口裂纹、热处理裂纹)
大型工件(如储罐罐壁、大型钢结构):无法整体磁化,需用 “局部磁化法”(如磁轭探头分段检测、触头法局部通电);
复杂形状工件(如异形焊缝、带凹槽的零件):需用 “柔性线圈”“磁轭多角度贴合”,避免磁场盲区(如凹槽底部需重点覆盖)。
行车超声波探伤公司

焊缝无损探伤(核心风险点,防开裂泄漏)
钢结构焊缝(如梁柱对接焊缝、主次梁 T 型角焊缝、支撑缀条角焊缝)是受力传递关键,易因焊接工艺不当产生裂纹、未焊透等缺陷,需重点检测表面及内部质量,不同焊缝类型适配不同检测方法。
磁粉检测(MT)-- 焊缝表面及近表面缺陷
适用于所有铁磁性钢结构焊缝(如 Q235、Q345 钢焊缝), 覆盖焊缝表面及两侧 20mm 热影响区,核心检测以下缺陷:
表面裂纹:这是钢结构焊缝Zui危险的缺陷,多产生于焊趾(应力集中部位)、热影响区(HAZ),表现为 “线性磁痕”-- 冷裂纹(焊后冷却形成,横向分布)磁痕边缘尖锐、连续,热裂纹(焊接高温形成,纵向分布)磁痕呈断续线性,任何长度的表面裂纹均需标记返修(打磨后补焊,返修后 复检);
表面未熔合:常见于 T 型角焊缝(主梁翼缘与腹板连接)、多层焊层间,磁痕呈 “条状、边缘模糊”,长度>10mm 或深度>1mm 时判定为不合格,需清除缺陷后重新焊接;
表面夹渣 / 气孔:夹渣磁痕呈 “不规则块状”,单个尺寸>3mm 需处理;气孔呈 “点状磁痕”,密集气孔(每 100mm 焊缝长度内>3 个)需补焊,防止雨水渗入导致钢材锈蚀。
操作要求:检测前需彻底清理焊缝表面(用钢丝刷除焊渣、砂纸打磨氧化皮,粗糙度 Ra≤25μm),采用 “湿磁粉法”(磁粉浓度 10-20g/L)配合 “磁轭交叉磁化”(确保磁场覆盖裂纹可能方向),避免因磁化方向单一导致漏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