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运出口危险化学品的流程涉及以下主要步骤:
1. 进行分类鉴定,依据《海运危险货物规则》(IMDG)对危险特性进行分类,并确定UN编号和运输等级。
2. 接着进行合规包装,使用经过UN认证的危险品包装容器,并贴上危险标识、UN编号及运输标签,确保包装的密封性和抗冲击性。
3. 准备单证,提供MSDS(安全数据单)、运输条件鉴定书、危包证(包装性能证与使用证),部分货物还需办理出口许可证。
4. 订舱申报,向有承运危险品资质的船公司订舱,并提前提交危险品舱单和装船申报。
5. 仓储运输,将货物存放在专用危险品仓库,并按照隔离要求堆放;装柜时遵循“先卸后装”的原则,防止混装禁忌物品。
6. 海关报关,准确申报危险属性,提交报关单、装箱单、及监管证件,并配合查验。
7. 装船出运,码头根据危险品配载规则进行装船,并全程监控温湿度及泄漏风险。
8. 应急备案,随船携带应急处置方案及防护装备,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
问题:危险品仓库需要满足哪些要求?
答:危险品仓库必须满足一系列严格的安全要求。仓库必须具备防火、防爆和防泄漏的设施,以确保在存储过程中能够有效应对各种紧急情况。危险品仓库需要与普通货物的存储区域严格隔离,以防止交叉污染或意外事故的发生。仓库应实行24小时监控,确保任何异常情况都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为了合法运营,仓库还需要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并且通过海关的验收。这些措施共同确保了危险品仓库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在发生泄漏事故时,若泄漏的液体属于3类,即易燃液体,应立用吸附棉对泄漏区域进行围堵,以防止液体扩散。对于8类腐蚀性物质的泄漏,处理措施则更为复杂,需要先采取中和措施,以降低腐蚀性物质的活性,随后进行的清理工作。一旦发生事故,必须在1小时之内向当地应急管理局报告事故情况,并且要提供物质安全数据表(SDS)以及货物清单,以便应急管理部门能够迅速了解事故详情并采取相应措施。如果泄漏的物质涉及有毒气体,为了保障人员安全,必须立即疏散事故现场半径500米范围内的所有人员,确保他们远离危险区域。
====================
医用化氢(UN2014)空运至欧盟
运输UN2014 5.1类化氢溶液(浓度3%),使用UN3H1聚瓶(单瓶≤1L),外箱标注“氧化剂”及“LimitedQuantity”标识。根据ECHA新规,需在SDS中注明CLP分类(Ox. Liq. 3,H272),空运时须符合IATA包装说明954,提供稳定性证明(证明48小时内分解率<1%)。抵达欧盟需通过REACH注册号核查,浓度<8%的可豁免部分运输限制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