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场系统的搭建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技术应用模式的标准化、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农业物联网的应用等。
技术应用模式的标准化:智慧农场平台系统的搭建需要制定不同区域、不同行业无人生态农场技术应用模式的适用性标准。这包括优先支持规模以上的粮食、蔬菜、生猪、奶牛、蛋禽等类别农场的批量建设,形成与我国农业大国地位相适应的生态化、无人化生产技术体系。通过分阶段、分层次、分领域、分梯次的推进无人自主作业的集成应用,尽快形成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生态化、无人化生产技术体系。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围绕“新基建”农业场景应用落地目标,参与农场5G网络、数据中心、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农产品数字供应链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这包括批量建设智慧植物工厂、智慧牧场、智慧渔场、智慧果园、农产品智能加工车间等,并凸显示范效应。
农业物联网的应用:智慧农业的实质是利用已建成的集数据采集、数字传输网络、数据分析处理、数控农业机械等为一体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通过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专家系统和农业模拟优化决策系统,对温度、气候条件、土壤等自然环境因素进行实时监测,获取农作物生长状况、生长环境、病虫害等信息数据。这些数据经过分析后,建立农作物生长信息系统,以达到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监控系统的应用:通过无线网络获取植物生长环境信息,如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植物养分含量等参数。这些信息被收集、存储、显示和数据管理,实现所有基地测试点信息的获取、管理、动态显示和分析处理,以直观的图表和曲线的方式显示给用户。根据这些信息的反馈,对农业园区进行自动灌溉、自动降温、自动卷模、自动进行液体肥料施肥、自动喷药等自动控制。
智慧农场系统的搭建不仅涉及技术的标准化和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包括农业物联网的应用和监控系统的实施,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