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围绕推进托底性帮扶工作,他约上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县长吉康,开展了一次“链式”调研,从下游到上游把布拖黑绵羊的产业链看了个遍。原来,凉山黑绵羊入选农业农村部的“畜禽优异种质资源”,是中国独有的绵羊品种,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而布拖县是凉山黑绵羊的核心产区,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
从2013年开始,国家能源集团四川公司便持续帮扶布拖县,投入帮扶资金超3.88亿元,实施了一批地方急需、为民惠民的重点项目,今年4月投用的布拖县冷链服务中心就是其中之一,也是当天调研的个点位。
“前两天热闹得很。”走进冷链服务中心冷库,吉康绘声绘色地说起冷链运输高峰期的场景——中药材附子装在筐里一车一车地拉过来,从地面开始码放,足足码了4层,“冷链服务中心投用半年,解决了2150吨中药材、高山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冷藏保鲜问题,产值60余万元,直接或间接提供242个本地就业岗位。”
吉康介绍,布拖县农业资源丰富,除了附子,还有黑绵羊、高原蓝莓、马铃薯等“土特产”。眼前这个总容积4400立方米的冷链服务中心,就是帮扶企业与地方携手做深做实“土特产”文章的一个缩影,对于黑绵羊产品的存放与运输,意义重大。
调研第二站是新建的黑绵羊交易市场,只见上百只黑绵羊聚在一起,个个通体黝黑,尾部穿着漂亮的“小裙子”。
得知帮扶企业来了“新干部”,拖觉镇博作村的村民特黑菲鬼专门找到艾晨辉道谢,“如果不是你们帮助建新羊圈,我的羊儿不可能有这么多。”特黑菲鬼说,他家的在栏黑绵羊从二三十只扩大到300只左右,1只羊就能卖数千元。
特黑菲鬼还有新期待,黑绵羊产业“值得搞”。“别人是一亩草地养1只羊,我们至少是10亩草地养1只羊,吃的是野生牧草,喝的是山泉水,品质不一般。”特黑菲鬼说,当地10户农牧民至少有两户养殖黑绵羊,“希望政府和帮扶企业再给我们加把劲,把品牌打响,把效益提起来。”
其实,围绕黑绵羊产业发展,当地已经使出了“大手笔”。调研的后一站,是凉山黑绵羊良种繁育基地。这是一个占地面积3250亩的园区,从山上到山下梯次布局了保种、选育、养殖等单元,是当地推动黑绵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
“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吉康表示,依托这个良种繁育基地,当地正联合高校开展科学研究,努力保护好、开发好“凉山黑绵羊”这一优异种质资源,进军高端食材市场。
回程路上,艾晨辉与吉康继续讨论。“加工环节应该还比较薄弱。”艾晨辉说,现在县委安排他分管工业,他计划把着力重点放在精深加工上,完善黑绵羊产业链,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品牌塑造也很重要,作为帮扶企业,我们可以一起来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