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期内,公司强化运营管理,持续推进品牌战略,大力拓展预制菜业务,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6.9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1.6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8,647.20万元,出现较大幅度亏损,主要原因是2023年上半年虾类市场行情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导致存货资产减值损失有较大幅度增加。
公司具体经营工作如下:
1、加强管理,全面提升运营管理效率,公司以业绩目标为导向构建经营管控型集团组织,合理划分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各条线的职责权限,强化公司中心部门的管理管控职能,大力提升运营管理效率。基础业务和战略业务齐头并进,预制菜业务得到快速提升,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2、围绕公司预制菜特色大单品,坚持全渠道销售策略,尤其是餐饮渠道充分发挥了公司行业的水产食品供应链综合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在与头部餐饮企业合作中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餐饮团队帮助公司快速抢占国内重要餐饮市场,不断强化在预制菜行业的优势,带动公司预制菜业务稳健成长。报告期内实现预制菜营业收入6.71亿元,同比增长19.52%。
3、强化全球买的供应链优势,不断增强对上游资源的掌控能力。报告期内,公司与沙特水产养殖集团续签了代理白对虾业务,保证了在国内白对虾销售市场占据了产品的竞争优势;在国内如牛蛙等水产品采购方面,与多家重要养殖客户达成了密切合作,公司在销售、技术、饲料等方面能够综合赋能合作伙伴,实现了互恵互利共同发展的良好机制。
4、品牌持续优化,重点围绕预制菜产品,构建“小霸龙”预制菜品牌,打造预制菜品牌新高地。在产品端不断实施工艺优化和新品迭代,如烤鱼AB包、小龙虾优化、牛蛙新品等;在市场端拓展全方面的市场驾驭功能,加大产品策划和市场策划能力,通过媒体和消费者口碑相传,公司产品形象和市场美誉度都得到了提升。报告期内,公司荣获“广东预制菜名企、百家基地”荣誉称号,小霸龙斩获“广东预制菜百款名菜”荣耀。
品牌运营情况
公司构建了“龙霸”“小霸龙”双品牌运营策略,“龙霸”主打原料级水产食品、“小霸龙”主打预制菜深加工食品。
主要销售模式
在销售方式上,公司对流通渠道所属的经销商的销售采用买断模式。在结算方式上,公司和经销商主要采取现款现货政策,对部分信誉较好且合作较久的客户给予一定信用额度。
线上直销销售
公司在线上主要依托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平台,销售“龙霸”与“小霸龙”品牌产品,主要产品包括预制菜品、初加工产品、精选进口海产品等。
主要外购原材料价格同比变动超过30%
主要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模式主要分为按单生产、计划生产、插单生产。公司生产部门在接到计划管理中心的合同订单后,根据产品的工艺、技术、交期等要求安排加工车间的配套设备,进行加工生产。公司的生产模式主要为自主生产。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全球化采购能力。
从供应来看,水产品上市采购时间相对集中,水产品种类繁多,客户对具体水产品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丰富的多品类采购经验对供应保障尤其重要。公司深耕水产行业20余载,拥有经验丰富的采购团队,在中国、南美洲、东南亚和中东等世界对虾及综合水产品的主要原料产地构建了比较完善的采购体系,实现全球化与规模化采购,对稳定供应有充分保障。
2、强大的食品质量管控能力。
公司始终将食品安全管理放在首位,率先在行业内推行“2211”电子化监管模式,拥有国家认可的CNAS实验室,通过了HACCP、BRC、BAP等高标准的国际认证,是全国仅有的两家获得BAP对虾及罗非鱼四星认证(种苗、饲料、养殖、加工)的企业之一,实现从养殖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3、全渠道覆盖的营销能力。
公司在中国和美国等两大主流市场拥有的市场地位,营销网络覆盖流通、餐饮、商超、电商新零售等全部渠道,对于B端(流通+餐饮),公司采取服务式营销与营销,通过复合型人才现场办公服务餐饮重客和流通大客户,对于C端(商超+电商新零售),公司采用线上种草,线下拔草策略。公司拥有一大批如盒马、永辉超市(601933)、沃尔玛、大张超市、山姆会员店、赛百味、汉堡王等大型优质客户。
4、研发能力。
公司多年来致力于基于消费者洞察的新产品研发,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公司重视上海和湛江两地的食品研发中心建设,配备来自国际大型连锁餐饮的研发总监、研发总厨组成的研发团队,建立起系统化的产品研发体系,近年来持续研发一批如酸菜鱼、风味烤鱼等快煮系列、金粟芙蓉虾的裹粉系列、虾滑系列、虾饺的米面系列、调味小龙虾的小龙虾系列、蒜蓉粉丝贝系列等丰富多样的预制菜品,实现了从原料加工向食品研制的创新升级。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食品质量安全风险
食品安全管理不善导致的潜在品牌声誉、经营业绩影响,是公司为关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