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加强区域协同,促进冷链物流高效衔接。
1.深化都市圈冷链物流一体化运作。围绕设施共建共享、网络互通互联、产销有效对接,优化整合都市圈冷链物流资源,统筹布局都市圈冷链物流设施,提升都市圈冷链物流一体化运作水平。发挥南京冷链物流枢纽和农产品集散地的聚合辐射作用,强化南京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引领带动效应,推动南京主销区和淮安、扬州等特色农产品产地加强产销对接、同城共配、应急保供等方面的合作,串联南京都市圈内的农产品产区、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合力畅通农产品上行和下行双向通道,形成1小时冷链物流配送圈,打造都市圈冷链物流一体化示范。发挥苏锡常都市圈冷链物流产业集聚优势,加快苏州、常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提升无锡冷链物流设施水平,加强产地直采、跨境生鲜贸易分销、农产品价格指数、品牌建设和管理模式输出等方面的合作,共建冷链物流大数据平台,合力推进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冷链物流产业集聚区。依托徐州都市圈主产区优势,强化徐州、盐城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连云港国际枢纽海港的集聚辐射作用,推动淮海经济区内冷链物流设施互通互联,加强产地冷链集配中心、田头冷库、产地预冷、商品化处理等设施的合作共建与联合运营,集聚整合货源、运力、仓储等冷链资源,共同推进冷链干线运输规模化开行方案,提升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冷链物流服务水平。
2.推动长三角冷链物流协同发展。立足长三角城市群超大规模冷链物流市场,发挥江苏冷链物流产业集聚优势,强化设施联通、资源共享、标准互认、创新协同,推进建立长三角地区冷链物流一体化协同机制。推进区域内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冷链集配中心共建共营和设施联通,加强功能对接、分工协作、高效联动,构建高效冷链分拨服务圈。放大江苏邻近上海优势,推进苏州、泰州、南通建立长三角高端生鲜食品、药品冷链分销分拨中心,推动盐城、徐州、连云港等苏北主产区协同打造长三角农产品冷链供应基地,形成产销联动协作机制。推进长三角口岸冷链物流通关一体化,提高冷链物流通关效率。加强长三角区域在冷链物流标准制定方面的合作,推进冷链运输车辆设备、作业规范等标准对接。加强冷藏车城市通行政策协同,推动建立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同城化冷链配送体系。完善长三角食品安全监管追溯合作机制,依托长三角城市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平台,打通平台间数据交换渠道,推进跨地区检测证明和标准互认,提高食品安全追溯和冷链物流信息共享与对接效率。建立长三角农产品应急保供联动合作机制,提高长三角区域内协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畅通突发事件下冷链配送通道,建立生鲜农产品、药品、粮油等物资及冷链运输车辆便捷通行机制。
3.推进跨区域冷链物流联动协作。立足全国统一大市场,围绕全国优势产区分布以及南菜北运、西果东输、果蔬进出口等流向特征,发挥我省冷链产业规模优势和特色农产品产地优势,推进建立跨区域冷链物流协作机制。加强与京津冀、粤港澳等主销区冷链物流协作,推进我省特色农产品产区与全国主要农产品集散枢纽建立合作,提高跨区域冷链运输效率。推进与黑龙江、山东、内蒙古、新疆、海南等全国主产区协作,在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合作共建产地集配中心、低温直销配送中心,形成从产区到江苏的高效冷链物流服务网络。积极参与全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互联成网的市场化机制建设,探索开行至昆明、兰州、海口、广州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承载城市的甩挂运输线路、冷链专线,合作共建“冷藏挂车池”,建立完善冷藏车和冷链设施设备共用共享机制,提高基地间冷链物流业务规模化、网络化运行水平。加强与香港、大连等冷链物流枢纽在冷链航空货运、国际航运、跨境冷链贸易等方面协作,推进冷链物流标准对接,推进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间交流,提升跨区域冷链物流合作层次和水平。
(八)强化安全保障,提升冷链全链条监管水平。
1.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健全政府监管机制,推动建立全省统一领导、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