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前《上海证券报》曾报道,未来更多支持制造业发展的重磅政策有望出台,促进制造业发展将成为未来政策的核心。有分析认为,减税降费政策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增加制造业行业整体的盈利能力,有助于提升行业内上市公司的业绩,对企业的经营能够起到积极作用,资本市场对此亦会有所反映。
近期,香港市场制造业股票已经有复苏的迹象,而一直持续关注的中集车辆(1839.HK),更成为了制造业股中引领行情反弹的企业之一,不但跑赢了同期(9月27日起至今)恒生指数的累计涨幅,更跑赢腾讯、汇丰控股、中国平安、港交所等港股市场中的代表性个股。
由近期低点计算,中集车辆的高反弹幅度已超38%,符合市场技术分析中对个股牛熊转折的经典定义,那么中集车辆是否真正开启了盼望已久的估值回归之路?继续分析。要解答这一问题,可以从这个路径出发——从中长期来看,中集车辆能够持续吸引投资者的亮点有哪些?
一、行业驱动力强劲,特别是新兴冷链物流行业的快速增长
任何行业的成长和更新,都离不开每个阶段出现的行业驱动力,在半挂车行业的细分领域之中,冷链物流行业,已经成为行业发展中不可多得的风口。
从2014年开始,我国冷链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由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2019)提供的数据所载,过去5年(2014-2018年)我国冷链物流总额的增速分别为19%、14.4%、18.9%、17.6%及20.3%,而冷链物流带来的流通服务以及相关装备年增长更是超过30%。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城镇化率的提升及一系列促进消费升级、扩大内需市场的政策实施,预期未来我国冷链物流总额将提升。
该报告还指出,2018年冷链物流总额仅占社会物流总额的1.7%,美国该数据为13.3%。从以上数据来看,可定义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中金新的主题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千人冷车保有量远低于美国和日本,假设我国的千人保有量达到美国的60%-90%比例,我国远期冷藏半挂车保有量的潜在增长空间将处于19-29倍;而当假设我国的千人保有量达到日本的30%-70%比例下,我国远期冷藏半挂车保有量的潜在增长空间则将为16-38倍,前景十分广阔。
但就当下看,冷链物流市场呈现核心制冷装寡头、流通服务市场不成熟状况,由于冷链物流逐渐向仓配一体化以及物流自动化的趋势发展显著,这将为冷车需求者提供冷车及核心部件的研发与生产厂商带来了新增的巨大商机。中金的研究报告也指出,我国冷藏整车与合规冷藏半挂车需求总体处于扩张通道,产能基数高的厂商面对市场需求爆发时的产能弹性更大,在行业扩张期抢占份额的能力更强。
针对海外成熟市场及区域,公司拟把IPO募集的资金70%中的用于中集车辆的全球扩张计划,即在美国及欧洲开设新的生产或组装厂,从使用资金比例上来可扩张的产品品类,冷藏半挂车是该投资计划落实的重中之重。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北美冷藏半挂车的2017年整体销量达44200辆,而中集车辆占5.9%的市场份额,北美冷藏半挂车的销量预计至2022年会增加至54600辆,而中集车辆于美国规划的新组装厂的产能有望支持公司于北美市场实现冷藏半挂车市占率的翻一番;而欧洲冷藏半挂车的整体销量预期将由2017年的31500辆增长至2022年的40100辆,据招股书介绍,中集车辆暂不在欧洲生产或销售冷藏半挂车,意味着在产能扩张计划落地后,中集车辆的冷藏半挂车销量预期将在欧洲市场取得快速突破。
综合来看,中集车辆在冷藏车的业务发展才刚刚开始,前景广阔,凭借“全球运营、地方智慧”战略、智能数字化制造生产方式及在工业4.0的实践中累积的经验等一系列综合优势,让冷藏车的生产以及交付能力大大增强,有望快速在中国及新兴市场、以及北美和欧洲等成熟市场中打开新局面。
中集车辆凭借公司全球地位有望继续更好地享受到产业升级和行业集中度提升带来的“马太效应”。
在目前保守预期的增长市场中,产品升级、经济转型及更新周期等三大因素将带来超预期的需求增长,而行业亦面临着升级转型的竞争,往高端高科技、智能化数字化、高效化自动化、采购批量集中化、还有环保要求的趋势或诉求越演越烈,只有者才能够对此持续投入进行升级和革新,“强者恒强”和“马太效应”是行业未来必然出现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