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深如果通地铁,具体走向是怎样的?招标书没有说,但去年6月发布的《东莞市滨海湾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草案》显示:
广州地铁22号线未来或南延至庆盛站、蕉门、南沙客运港,跨海而过连接东莞,经东莞滨海湾站(TOD)继续东延至深圳沙井站,与深圳地铁18号线对接,可达高铁光明城站。(据南方+报道)
这么看,南沙将成为广深联络的门户枢纽。
其实看到广深地铁,我想到的是广深高速。
改革开放之前,珠江三角洲富庶的地方是南番顺地区,为啥?因为南番顺是珠三角水系纵横交错的精华地区,物阜民丰的鱼米之乡,自古以来就是富庶之地。广州(古称番禺)是千年商都,佛山在明清时期就是天下四大名镇之一。
在农耕时代,人们逐水而居,经济重心自然就在水网密布之处。
到了改革开放之后,珠三角的经济重心不再是南番顺这个水乡区域,而是变成了广深高速沿线,为啥?基础设施升级了,水运没有公路快捷,产业自然就围绕着公路聚集。
近40年来,广深高速这条初由香港商人修建的公路,在珠三角的经济地理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圳、东莞的经济奇迹都离不开这条高速的赋能。
曾几何时,“东莞一堵车,全球都缺货”的名言真不是吹的,广深高速在全球都如雷贯耳。「广深科技走廊」的规划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这条高速为依托的。
郭台铭就非常看重“广深高速”这个概念,他曾对媒体说,他在内地的很多项目,都是沿着广深高速布局的。
他还把“广深高速”演绎为一种管理哲学,将其拆解为“高、广、深、速”四个字,“作为一个管理层,做事看问题要有高度、广度、深度和速度”,足见郭台铭对“广深高速”这个词以及珠三角经济地理的深刻理解。
放眼全球,公路经济带的例子很多,除了广深高速,还有沪宁高速,美国硅谷的101公路、波士顿的128公路,都是非常的公路经济带。
随着轨道交通逐渐取代高速公路成为经济地理的主动脉,公路经济带不再像以前那样吃香,轨道经济带会成为新的潮流吗?
在此意义上,“广深地铁”的出现,可谓正当其时。
一方面,“地铁”二字听上去就比“高速”要近,意味着广深两个城市不再是“各自精彩”的关系,而出现同城化的可能性。我们见过广佛同城化、深莞同城化等表述,但“广深同城化”还从未在官方文件中见过。
另一方面,“广深地铁”如果能够建成,那么珠三角的经济重心可能会发生转移。
大家知道,工业经济的“血液”是物流,而知识经济的“血液”是人流。广深高速是拉货的,广深地铁是拉人的,有没有可能“广深地铁”会逐渐取代“广深高速”,成为大湾区未来的经济主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