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做噪音检测报告?
噪声污染的危害
随着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的高度发展和城镇人口的迅猛膨胀,噪声污染日趋严重。噪声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噪音是发生体做无规则时发出的声音
声音由物体振动引起,以波的形式在一定的介质(如固体、液体、气体)中进行传播。通常听到的声音为空气声。一般情况下,人耳可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Hz,称为可听声;低于20Hz,称为次声波;高于20,000Hz,称为超声波。所听到声音的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波的频率,高频声听起来尖锐,而低频声给人的感觉较为沉闷。声音的大小是由声音的强弱决定的。从物理学的观点来看,噪音是由各种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声音杂乱、无规律的组合而成;乐音则是和谐的声音。
判断一个声音是否属于噪音,仅从物理学角度判断是不够的,主观上的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美妙的音乐对正在欣赏音乐的人来说是乐音,但对于正在学习、休息或集中精力思考问题的人可能是一种噪音。同一种声音,当人处于不同状态、不同心情时,对声音也会产生不同的主观判断,此时声音可能成为噪音或乐音。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音。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音污染。
(一)对人听力的影响
强的噪声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适,如耳鸣、耳痛、听力损伤。在噪声长期作用下,听觉器官的听觉灵敏度显著降低,称作“听觉疲劳”,经过休息后可以恢复。若听觉疲劳发展便是听力损失,分轻度耳聋、中度耳聋以至完全丧失听觉能力。据测定,超过115dB的噪声将会造成耳聋。美国科学家zui近提出警告:嘈杂的家庭环境有害儿童的大脑发育。这项研究结果表明,持续的嘈杂声会对婴幼儿的大脑造成压力,并影响婴幼儿今后对声音的辨别力。
(二)诱发一些疾病
噪声间接的生理效应是诱发一些疾病。噪声会使大脑皮质的兴奋和压抑失去平衡,引起头晕、头疼、脑涨、耳鸣、多梦、失眠、嗜睡、心慌、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临床上称之为“神经衰弱症”;噪声还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它可使交感神经紧张,从而出现心跳加快,心律不齐,心电图波升高或缺血型改变,传导阻滞,血管痉挛,血压变化等;噪声会加速心脏衰老,增加心肌梗塞发病率。
(三)噪声对视力也有影响
噪声可造成眼疼、视力减退、眼花等症状;噪声会使人的胃功能紊乱,出现食欲不振、恶心、肌无力、消瘦、体质减弱等症状。
(四)噪声对内分泌系统有影响
噪声使人体血液中油脂及胆固醇升高,甲状腺活动增强并轻度肿大等。据专家在哈尔滨、北京和长春等7个地区进行为期3年的系统调查,结果发现噪声不仅能使女工患耳聋疾病,会对女性生理机能有损害,导致女性性机能紊乱,月经失调,流产率增加和畸胎等。
(五)杀伤动物
噪声对自然界的生物也是有危害的。如强噪声会使鸟类羽毛脱落、不产蛋,甚至内出血直至死亡。1961年,美国空军F-104喷气战斗机在俄克拉荷马市上空作超声速飞行试验,飞行高度为10km,每天飞行8次,6个月内使一个农场的1万只鸡被飞机的轰响声杀死了6000只。实验还证明,170dB的噪声可使豚鼠在5min内死亡。
(六)破坏建筑物
在美国统计的3000起喷气式飞机使建筑物受损害的事件中,抹灰开裂的占43%,损坏的占32%,墙开裂的占15%,瓦损坏的占6%。1962年,当3架美国军用飞机以超声速低空掠过日本藤泽市时,导致许多居民住房玻璃被震碎,屋顶瓦被掀起,烟囱倒塌,墙壁裂缝,日光灯掉落等。